无标题文档
官方热线025-57711556 官方微信号nj_runtian
社会工作专业培训

2020-10-14

1609229755599755.png


面向在职社会工作者,以提供专业督导的形式,帮助其完善知识结构,增强专业技巧与实务经验的深度融合,增进与开发个人潜力,最终达到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目标。

相关文献

陈社英.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重建——一个时代与经历的回顾[J].社会工作,2020(05):83-91+111-112.

本文结合笔者亲身经历与观察,回顾和反思中国社会工作重建的早期探索史,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彰显使命感。广州中山大学与香港大学在1986-1989年的3年合作计划,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重建的正式发端。在国际水准框架下全面系统地举办专业本科教育和师资培训,可喻为国内社会工作专业重建的"黄埔一期"。中山大学迈出了中国社会工作专业重建第一步,学术传统在专业引领的早期努力与成就中加以概括。香港大学对内地社会工作专业重建(重新引进)的早期贡献,也通过支持两个"黄埔一期"班及接纳内地首个社会工作留学生的事实加以记载。最后将作者赴美攻博经历稍加分享,并提出有关中国社会工作国际化与本土化的一些初步看法。

 

莫世民.社会工作伦理的再培训与认识专业生态[J].中国社会工作,2018(36):60.

<正>社会工作伦理的再培训社工要有良好的专业行为及操守,必须知道相关行业守则。有些社工由于对专业伦理认知不足,以致在实务操作上出现严重的失误。社会工作伦理是社会工作依其哲学信念和价值取向发展而成的一套理论实施原则,以作为引导与限制助人活动的依据,也可以说是社会工作者用来表达专业行为和指挥其行为的一组道德准则或标准。社会工作伦理是社会工作专业的行规,是社会工作价值的表现以及社工的行为准则。


孙海燕. 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困境与动力探析[D].济南大学,2018.

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促进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健康发展”,这为新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本土化、实务化的发展,重视发挥社会工作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综合作用,多方协同推进,形成一条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发展道路。本研究旨在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32名社会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薪资待遇、晋升路径和标准以及职业发展规划等具体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以定性研究所得的深度访谈资料作为补充,详细描述目前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困境的现状。研究显示,造成当前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困境现状的原因在于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缺少切实有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且社会工作者自身内部发展动力呈现“空心化”的趋势。因此本研究运用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和增能理论,从完善外部促进力、行业内部影响力以及培育社会工作者自身发展动力三个层面着手,构建符合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特点的动力机制,克服职业发展外部阻力,将社会工作者自身发展潜力转化为职业发展的动力。

 

D1UONG VAN KHANH(杨文庆). 越南社会工作教育的挑战与应对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社会工作是最近被投入越南的职业培训体系的一个专业。社会工作虽然是新专业,但是培训、研究、社会活动的需求是必要的、多样的、丰富的。几乎全国所有大学、高等学校都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但是事实上,目前在各所学校社会工作培训、研究、教学、学习工作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本文以胡志明市为例,因为胡志明市可以视为越南最早的社会工作教育的摇篮。这里培养了许多社会工作的人力来服务和满足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发展需要。本文全面回顾培训课程、教师队伍,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创新培训和研究方法,在培训和研究方面实现国内外的链接与合作对于这门科学的发展前景至关重要。作者通过收集和整合资料、问卷调查以及分析研究结果概括了越南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现状、形成及发展史、活动需求等;调查胡志明市各所大学社会工作教育现状,同时分析越南在这个职业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另外,作者还了解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对越南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有影响的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越南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建议。虽然,这些解决方案不够全面整体,但是部分显示出越南社会工作教育的具体情况在将来需要什么发展战略定向。

 

李敏,李宝龙.能力提升导向下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项目实践探索[J].继续教育,2017,31(01):68-69.

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现状和社区社会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凸显了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以北京市Z区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实践为例,从培训需求、培训课程设置、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培训效果等方面展开探讨和思考,为相关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实践提供参考。

DOI: 10.13981/j.cnki.cn11-3315/g4.2017.01.024

 

许小玲.公共服务视野下基层社会工作培训的反思与前瞻[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6,16(05):5-11.

面对居民多元化的需要和基层服务管理方式的变革,结合基层工作人员优势,开展社会工作培训被认为是促进基层工作人员专业化的理想路径。然而,政府主导的社会工作培训在基层呈现出"表面专业化"的特点,表现出培训主体需求意愿不强、需求动力倾向工具理性及培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政府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堕距、专业社会工作的嵌入与实践中的异化则是政府主导下基层社会工作培训面临实践难题的深层动因。破解这一难题应从"需要为本"原则出发,从拓展从业平台、提升服务能力及完善培训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避免追求所谓的"专业化"而做的"专业化"。

 

无标题文档